國債倒掛說明什么?國債收益率倒掛的原因
2021-08-20 17:09 南方財富網
國債的票面利率是固定的,它與國債預期收益率不同,國債預期收益率是根據國債的市場價格、息票支付所計算出來的一種利率。
國債有長短期的分別,長期國債預期收益率和短期國債預期收益率之差,被稱為期限利差。一般情況下 ,短期國債利率要低于長期國債利率,期限利差為正數,而當短期國債利率要高于長期國債利率時,期限利差就為負數,稱為預期收益率倒掛。
簡單來說,當出現國債預期收益率倒掛時,說明市場上有人短期急用錢,而正常的短期國債利率是無法融到資的,于是以高利率來實現短期融資。
例如你購買了一張3年期面值為100元的國債,票面利率為5%。正常情況下,你每年可獲得5元利息。還剩1年到期時,你因為急于套現,于是以95元的價格賣給朋友,最后三年到期時朋友獲得105元,而他的成本只有95元,最終朋友的國債預期收益率為:(105-95)/95=10.5%,要遠高于票面利率。
當這種情況稱為普遍現象時,通常意味著社會投資回報率將會低于融資成本,國家有可能在未來幾年出現經濟衰退,例如美國在 1988 年、2000 年以及2006年都曾出現過國債倒掛的情況。